一、方案概述
核心目标:通过 MiR移动机器人(底盘+导航) 实现灵活物料运输,结合 UR协作机器人(机械臂) 完成精准操作任务,构建“移动+操作”一体化的智能机器人系统,适用于柔性制造、仓储物流、实验室搬运等场景。
二、系统架构

硬件组成:
移动底盘:MiR系列(如MiR250/MiR500),搭载激光雷达、3D摄像头、支持自主导航与避障。
协作机械臂:UR3e/UR5e/UR10e/UR10e,集成力控传感器,支持高精度抓取与装配。
末端工具:根据任务选配Robotiq电动夹爪、吸盘、视觉相机等。
控制系统:上位机(PLC/工控机)+ UR控制器 + MiR控制器。
环境感知:MiR导航系统 + 机械臂视觉引导(如OnRobot Eyes或第三方相机)。

软件系统:
MiR Fleet管理系统:调度多台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与任务分配。
URCap插件:实现UR与MiR的通信(TCP/IP或ROS)。
视觉系统:用于目标识别(如二维码、工件定位)。
云端监控:可选配IoT平台远程监控状态与数据。
三、典型工作流程(以工厂物料搬运为例)

任务下发:
操作员通过HMI或MES系统下发任务(如“将A区物料送至B区加工工位”)。
路径规划与移动:
MiR机器人规划最优路径,避开动态障碍物,自主导航至目标点位(A区)。
精准对接与操作:
MiR到达后,通过视觉定位与UR机械臂坐标系对齐。
UR机械臂执行抓取(如从货架取料),放置到MiR的载物平台。
MiR运输至B区,UR机械臂二次操作(如将物料放入机床或装配线)。
返航与待命:
任务完成后,机器人返回充电站或待命区,等待新指令。
四、关键技术点

导航与定位:
MiR基于SLAM动态建图,实现厘米级停靠精度。
UR机械臂通过Eye-in-Hand视觉动态补偿抓取误差。
协同控制:
通过ROS或Modbus TCP协议实现机械臂与移动底盘的数据交互(如位置同步、任务状态反馈)。
安全防护:
双重安全机制:MiR的3D避障雷达 + UR的力控急停,符合ISO 13849安全标准。
柔性扩展:
支持快速更换末端工具(如夹具切换),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五、方案优势
灵活部署:无需改造现有产线,适应动态生产环境。
效率提升:减少人工搬运,24小时连续作业,任务响应速度提升50%以上。
成本优化:降低人力与固定设备投入,ROI周期可缩短至12-18个月。
可扩展性:支持与AGV、立体仓库、MES系统无缝对接。

六、应用场景案例
汽车零部件工厂
任务:发动机零部件跨车间转运 + 机床上下料。
收益:替代4名搬运工,错误率降至0.1%。
电商仓储分拣
任务:MiR搬运货架至工作站,UR机械臂拣选商品并打包。
收益:分拣效率提升3倍,支持“黑灯仓库”运营。
实验室样本传递
任务:MiR运输生物样本箱,UR机械臂完成无菌环境下的开盖、分装。
收益:避免人工污染风险,符合GMP规范。
还在为应用场景落地而困扰?智鑫宇科技专注为高校及科研机构提供开箱即用的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量身打造智能化升级路径。即刻预约即可尊享专属服务方案,专业技术团队全程护航数字化转型进程。致电或邮件联系,获取定制化实施规划。在线客服/免费热线:15323501206(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