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傲协作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通过其灵活、安全、高精度的技术特性,在科研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实验室自动化、跨学科研究以及教育实践的革新。
1. 实验室自动化与高效研究
优傲协作机器人通过自动化重复性实验操作,显著提升科研效率和准确性,尤其在需要高精度和长时间运行的场景中表现突出:
实验操作自动化:协作机器人可执行样品处理、离心分析、试剂分装等重复性任务,减少人为误差。例如,哥本哈根大学医院利用UR5协作机器人实现血液样本的自动分类和处理,每日处理量达3000份,检测效率提升20%。

复杂实验支持:在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协作机器人能够完成危险或高精度操作,如波兰AGH科技大学使用UR5协作机器人进行干细胞植入手术工具的研发,精度达±0.03毫米,解决了人工操作中的微小误差问题。

数据采集与分析:协作机器人通过预设程序执行标准化实验流程,确保数据一致性,例如在化学制品研究中自动完成瓶盖拧紧和剂量控制,提升实验可重复性。

2. 支持跨学科科研项目
优傲机器人凭借灵活的可编程性和模块化设计,成为多学科研究的通用平台:
生物医学研究:AGH科技大学开展的第二个项目是为混合细胞毒性药物(用于抗癌化疗的药物)创建一个工作站。UR3协作机器人用于混合细胞毒性药物,避免科研人员暴露于有毒环境,同时提升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协作研究:科研人员利用优傲机器人探索人机交互模式,如通过实时力控和视觉反馈优化协作流程,推动智能机器人算法的发展。
定制化实验需求:机器人末端可适配夹爪、吸盘、传感器等多种工具,满足材料科学、微电子等领域的个性化实验需求。
3. 推动科研教育与人才培养
优傲机器人通过实践教学和开放资源,助力科研机构培养技术人才:
实践教学工具:美国RAMTEC职业中心使用UR3、UR5等型号机器人,让学生学习编程、PLC网络设计及3D打印夹具开发,提升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力。

开放教育资源:优傲学院提供免费在线课程和模拟器,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机器人编程和系统集成,例如俄亥俄州学生通过模拟器在家完成机器人操作训练。
科研与教学结合:AGH科技大学将UR5机器人保留用于教学,学生可基于实际项目开发新功能,促进科研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4. 跨领域技术融合与创新
优傲机器人结合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拓展科研应用边界:
力控与视觉集成:UR7e和UR12e等新型号搭载深度学习算法,可实时调整操作路径,适应复杂实验环境,例如在动态实验场景中实现自适应抓取。
复合型机器人应用:结合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与机械臂,形成移动实验平台,适用于实验室物料转运和跨区域协作,例如UR16e在半导体领域的晶圆搬运应用。
高负载与长臂展拓展:UR20型号具备20kg负载和1750mm工作半径,支持大样本处理或重型设备操作,为工业级科研项目提供硬件基础。
5. 开放生态系统与定制化解决方案
优傲通过UR+生态系统整合第三方硬件与软件,加速科研场景落地:
UR+认证组件:支持视觉系统、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扩展,例如在实验室中集成条码扫描仪和离心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快速部署与低成本:优傲机器人仅需数小时即可完成安装编程。